「牛奶咖啡」組合的單曲《沒時間》。
最近的確沒時間。這個詼諧的歌詞權當自我調侃~
「牛奶咖啡」組合的單曲《沒時間》。
最近的確沒時間。這個詼諧的歌詞權當自我調侃~
這是無意中得到的一個比喻。做任何事情,就像是端着滿滿一杯水行走;如果刻意求快,那麼水很容易灑出來;而如果力求水面平穩,步伐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慢。端着這杯水行走,還需要眼和手的平衡:時時刻刻盯着手裏的那杯水,看不清前方的路,撞破頭是難免的;而倘若總是眺望遠方,手裏那杯水不知灑掉了多少,再低頭一看,已經後悔莫及。
讀一本書,可以一目十行,但是那些蘊含在字裏行間的靈動的智慧也就像灑出的水一樣被忽視;也可以字斟句酌,然而隨之而來的龜速前進無疑大大影響了進度。一段時間內,做事得到的收穫既取決於速度,也取決於質量。兩者是矛盾的統一體。
開學以來一直都感覺自己不在狀態,有些“神形分離”。感覺自己雖然想了很多,但是總是浮在太虛中沒有實感。也不是說思考的東西都是些無用的空想,它們甚至都是些極爲重要的問題,我也找到了答案。然而四肢卻總是在告訴內心“我還沒準備好,等我休息一下”,可憐那清晰理智的內心卻只能乾站在那裏看着四肢不停地做着些蠢事。
這種感覺真的是太難熬了。
終於今天晚上洗完澡後突然找到了感覺,套用某黨的話再貼切不過了,“黨指揮槍杆”,思想終於指揮四肢了。用村上小說中的詞彙說就是數月以來的“乖離感”逐漸消失了。
吉他之前一度苦於停滯不前,彈不順的地方還是不順,按着難受的時候還是那麼彆扭,在今天晚上終於醒悟了。原來彈得磕磕絆絆並不是因爲左手手指按壓得不夠給力,卻恰恰是太“給力”了。其實只需要輕輕用力就能保證按住不發出雜音。因爲彈得效果不理想,所以無意識中左手手指壓得更使勁了,這樣反而使得手指更加不靈活難以控制,惡性循環。這也可以解釋我有些時候爲什麼彈得很輕鬆,效果不錯,而有些時候爛到難以入耳。
雖然我不確定期末以前是否能把落下的科目完全跟上,但是我相信以昨天的狀態絕對是死路一條。
僅以此文獻給現在的自己,cheers.